做了 17 年的戏剧海报设计师,她既是戏剧的参与者,也是记录者屋顶秧田工装
“海报就是 3 秒钟的艺术,强烈的突出。没人趴那儿仔细看,就是1晃眼,回头看那1下。”
聂竞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,但她 80% 的朋友都是中央戏剧学院的。从大学上学到现在,17 年的时间里,聂竞竹1直在做海报设计。这其中,也是戏剧海报占多数。
2017 年是北京青年戏剧节 10 周年。9 月 5 日开幕那天,聂竞竹的海报装置展作为北京青年戏剧节的1部份开始在蜂巢剧院展出,策展人是孟京辉。
展出被命名为“第2舞台”,在宣扬海报上有1句拉丁文:Ut pictura theatrum,意思是“你在画的,其实也是戏剧”。
这句话来源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。原话是说:Ut pictura poesis,“你在画的,也是诗歌。”在乎大利,1直以来就有人变品牌的工作服代理换原句来做引伸。这次做第2舞台的展览,这句话也被沿用过来。
“剧同画道”是聂竞竹很喜欢消防的工作服的1种叙述。海报会浓缩地表达戏,和导演的观念。就像是纸上做戏,演出人员在剧院里面演,海报则是在外面,相当因而戏剧的第2舞台。
“第2舞台”海报装置展1共展出了 16 张戏剧海报。包括《局外人》、《图兰朵》、《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》、《悲观主义3部曲》、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、《1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等,他们是 2005 年到 2017 年不同机构、不同导演所创作的不同类型的戏剧。
1999 年,聂竞竹还在央美视觉转达系读大2。那年,由廖1梅编剧、孟京辉导演的《恋爱的犀牛》在北兵马司胡同的青艺剧院首演。
编剧史航形容首演的“盛况”,说全部剧院外面站满了等着看演出的人,胡同里的老大爷觉得人太多、太吵,跑到剧院里来骂。忙乱里,廖1梅冲出去要找大爷理论,以为后面随着1堆人帮忙,结果出去1看,后面1个人也没有,只有她1个人冲出来了。
当时演出,聂竞竹也在。考大学的时候,她的艺考培训老师叫赵海。赵海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的。当时他是孟京辉的舞美设计,后来他也做过张艺谋和冯小刚的美术设计。由于赵海,聂竞竹认识了孟京辉和很多中戏的朋友。
《恋爱的犀牛》首演的时候,她做了很多小册子,也不是正式合作,就是在剧院大厅里“自产自销”,相当因而志愿者,帮着戏做宣扬。戏在里面演,她们在外面能随着把台词都背出来。
1年后,聂竞竹接了第1个海报设计的工作。找到她的是人民艺术剧院的制作人刘维,约请她为话剧《风月无边》制作海报。这是1部由林兆华导演,濮存昕和徐帆出演的话剧。聂竞竹笑说这是命好,1接手就是著名导演的项目。但其实也是由于市场需要,就是在那几年话剧开始卖票,需要宣扬了。
当年,徐帆已演过贺岁片《不见不散》,它卖了 4300 万,是 1998 年的全国票房冠军。2000 年,《风月无边》在北京演了100 多场,被当作话剧市场的成功案例。第2年,北京以外的城市开始淘宝网餐饮工作服引进这部话剧。2001 年,《风月无边》在成都演出时,最高票价勇于订到 980 元,因此上了当地的新闻。
这以后,2002 年,聂竞竹做了孟京辉执导的电影《像鸡毛1样飞》的海报。2003 年,跟大学时的好朋友苏航1起合作,做了话剧版《恋爱的犀牛》的海报。渐渐地,聂竞竹做了很多戏剧海报。
国家大剧院、国家话剧院、北京人艺,北京青年戏剧节、乌镇戏剧节、杭州当代戏剧节都成了她固定的合作火伴,包括林兆华、孟京辉、赖声川、林奕华、田沁鑫、王€€、陈佩斯、铃木忠志在内的知名戏剧导演都与她有过合作。
与戏剧同时期,电影行业也开始愈来愈商业化,戏剧海报做很多了,也有部份电影的海报找她来设计,包括 2006 年刘杰的《马背上的法庭》、2009 年陈可辛的《10月围城》、 2010 年吴宇森的《剑雨》。
对聂竞竹来讲,做海报设计师都没有1个决定的进程存在,她说她就是被推着走的。做了1个,接下来又有别的海报设计的事来找她,就这么1直做下去了。
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的老师、话剧编剧郭琪说,过去的这10年是中国戏剧商业化的10年。之前看戏都是送票看。这10年才市场化。所以海报就有了必要,戏剧演出需要吸引观众,而海报就成了戏剧和观众的桥梁;对北京青年戏剧节来讲,这是“第2舞台”展览另外一重很重要的意义。
在“第2舞台”海报装置展的宣扬页上,北京青年戏剧节官方这样介绍聂竞竹:她的“平面设计作品几近涵盖了中国当代戏剧文化的各个层面,作为国家大剧院、国家话剧院、北京人艺等国家级演出机构终年合作火伴,与国内顶尖的戏剧艺术家构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,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构筑出当代戏剧美学的认知符号。”
戏剧导演田沁鑫在接受《财经天下》采访时,回想过这10几年来中国话剧市场的变化。2003 年 9 月,她推出《赵氏孤儿》,剧院开始卖票了。她知道戏剧市场化是势所必定,但这个改变对戏剧行业来讲也是冲击。
田沁鑫说她当时来不及想好,就已披挂上阵:“从刚开始戏剧没人看,到大家看戏不买票,再到买票看戏,这1进程我和其他几位同时期的导演是1起经历过来的。我们可以说是荣幸或不幸的人,不管是被迫加入还是主动推波助澜,都是1个明显的参与者。”
聂竞竹也是,作为戏剧海报设计师,她既是见证者,也是记录者。
Q:好奇心日报
聂竞竹:海报设计师
Q:为何愿意1直做海报设计师?
聂竞竹:我是1个1直怀有好奇心的人。海报设计不像那种永久千篇1律的工作,那种1直做也1直不会进步的工作。做海报设计师,每天都会遇到新的故事,每天都要调动脑细胞,不会乏味。不会乏味就会觉得挺好玩的。
我做海报设计师没有决定的进程,永久都是被推着走的。做了这个,接下来又有别的来找。很多人在说工作和生活如何分别,我觉得在我这儿历来没有分别。
另外,我喜欢所谓的有命题的创作。由于它本身有1个扎实的、有文学底蕴的(基础),踩在大师的肩膀上去做(创作)会更成心思。
Q:你做海报设计师刚开始的时候,工作就很饱和吗?
聂竞竹:我刚开始做的那几年工作不饱和,最近几年很饱和了。但刚开始那几年也不觉得困难。艺术家都是在浪费时间的进程中产生的。
Q:应当不是每个在央美学视觉转达的人都能做海报设计,你的这类技能是从哪里学到的?比如在央美的学习很重要吗?
聂竞竹:我觉得做这个,你在任何人身上都能学到东西,主要是要张开学习的触角。在学校,1方面是老师教你,另外1方面是同学相互学习,你在1个不掉链子的学校,每一个人头脑都特牛逼。
其实我从中戏身上也学到很多东西。在美院,大家都是“艺术家”,喜欢单打独斗。但是在中戏,就都是团体的,大家特别抱团。
我为何1直喜欢在戏剧领域混迹,就是由于这里不冰冷,特别温暖。做个甚么事情,会有1帮朋友来帮忙。
还有,在美院办1个画展,跟观众之间有疏离感。但做戏剧海报,跟观众的感觉是不冷漠的。我特别喜欢这类群体的感觉。
Q:电影圈呢,温暖吗?
聂竞竹:固然电影也很温暖,但是戏剧更牛逼。你看国外电影行业里的那些腕儿,都得演过戏剧。国内也是,你看黄渤、孙红雷、袁泉……他们都是演过戏剧。你想一想演1个话剧,1个半小时,台词不能错。它对演员功力要求更高,没有那末大的气场和台词功力根本撑不下来。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那样的戏就更不用说了,1场下来7个小时。
Q:你合作最多的戏剧机构是孟京辉工作室吗?
聂竞竹:我合作最多的应当是国家大剧院。但是我喜欢跟工作室合作,先锋戏剧这块儿会更成心思的。时间长了,也比较有默契。我还是受导演(孟京辉)的影响比较大。你看我做了那末多,他对我来讲,如影随形,但是他不是影子,他是光。他对我的影响已不能总结了。
我骨子里本来是文艺小清新,乐山工作服定做厂家孟京辉比较男性化,喜欢的戏剧是德国的,有气力的。也是很巧,我美院设计学院的院长谭平,也是德国留学回来的。你看这个展览的介绍上有1段拉丁文,这个就是“剧画同道”的意思。
Q:那个红底的《恋爱的犀牛》的海报被用得很多,当时为何想到这么设计它?
聂竞竹:首演时的《恋爱的犀牛》的海报是我师傅赵海做的,用了郭涛的照片做的1个海报。(红底犀牛)这个是 2003 年,我跟大学时的1个好朋友苏航合作,1块儿做了《恋爱的犀牛》的海报,有红色的1个强烈的背景,大背景有下1只小的犀牛,我很喜欢那种“大的世界,小的人”的这类冲突感。
这个犀牛是蜡笔划的,当时我记得还是在中央歌剧院特别小的工作室里厨师工作服款式。
黑白红,孟京辉老用这3个色彩,由于它强烈,是很结实的色彩,也是我比较偏爱的色彩,受德国风格的影响。海报就是 3 秒钟的艺术,强烈的突出。没人趴那儿仔细看,就是1晃眼,回头看那1下。
Q:对你有影响的人还有谁?
聂竞竹:赵海,我还在中学的时候,他就给我灌输1个概念。就是:只要这事儿我答应了就得弄完。关键时候别掉链子。就是责任心,这是工作底线。所以很多年轻人在这1行可能扛不住了就放弃了,跑了。但我坚持下来了,时间会给你回报。
另外一个对我有影响的老师是张新华,他画漫画,他当时画了1个挖井的漫画,高考题用过,就是1个人不停地挖井,1个都不出水。但其实放弃的每个井其实再多挖那末1下就会出水了,再多挖几下就行了。我做这1行,中间可能有很多比我有才华的人放弃了不干了。我觉得还是要坚持做自己的事情。不过你确切不喜欢了,换另外1个喜欢的也行。
Q:做海报设计师这 17 年里,你进步最快或转折都产生在甚么时候?
聂竞竹:实际上是每天都进步1点点。要说转折,我觉得1个是当时帮查明哲(话剧导演)做了1个系列演出的设计。以后到2009 年,国家大剧院的宣扬就找到我和我合作。大的歌剧项目就都给我设计,以后还有很多别的设计,包括他们的剧在境外的海报都是由我来设计了。
还有1个是戏剧节。2011 年,我开始做北京青年戏剧节的设计,这个跟做1个戏的设计不1样。做1个戏你只需要了解艺术家生涯,故事就能够做。戏剧节是大的项目,全部形象。你需要整体来做1个设计,里面有很多戏。以后就接了很多戏剧节,光国家大剧院就有很多的戏剧节在做。
Q:就这两个?
聂竞竹:就这两个转折,人生这么长,关键处就两3步。我人生才刚开始呢,有两3个就能够了。
Q:戏剧海报的报酬和电影海报的报酬是差很多吗,会差多少?
聂竞竹:你想1场戏1晚上这里河北长安万顺工作服就 375 个坐位,电影1个小厅就 300 多个人。电影是卖拷贝的。
我听说黄海(海报设计师)做1张海报就 100 万了,我不肯定啊,但这是可能的。100 万,已够排两个话剧了。
但 100 万在电影,你哪怕多给他人带来 200 万的票房他人也觉得值。电影马马虎虎就上亿了,他人愿意花这个钱。
固然,电影海报相比于戏剧海报会有很多局限,电影海报的婆婆太多了,发行方、制作方都要管,女明星的脸就得给审多少遍,脸够不够瘦,脸上的包是否是全给 P 好了,不弄好不让放出来。戏剧演员更坚强。电影演员被保护得太好了。
为何黄海老师会跳出来,就是电影海报基本都是拼人头的,把明星列出来就好了。
所以做戏剧,会比电影更自由。(那你愿意做电影海报吗?)固然愿意,有钱赚谁不赚啊。
大家老觉得中国的设计不好,实际上是被电影海报带偏了,中国海报做得特别好,就是由于电影是公众媒体,它的海报做得不好就把人们给误导了。
中国特别多好设计师,做的海报都很好。我有同学做海报做得很好,但他们就是参加的是海报类的双年展,他们做的是那种大爱的东西,环保啊,甚么的,主题是那1类的。我荣幸的是,找到了相对公众的平台。今后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个做得更艺术,更成心思。 年轻人1直都是看戏剧的主流人群,海报是戏剧和他们的桥梁,我觉得我任重道远。
Q:怎样能更艺术,更成心思?
聂竞竹:我想把戏剧、当代艺术和海报结合起来。我看李笑来讲了1个东西很成心思,讲跨界。你只做1个行业,你在这里做到 100 分就是1百分。但如果是两条线,就会构成1个面,每条线上做到 50,50 乘以 50 ,就是 2500。再加1条线就是体,即便都是 50 ,乘起来就变成了 125000。
这个展览很多都是2度创作的,利用到的媒介和材质,都是当代艺术的东西。《图兰朵》的海报是1面镜子,这跟剧情相干,卡拉夫给图兰朵出了1道谜题,这个谜题的答案是他的名字。另外,甚么样的海报能让观众觉得我喜欢,想拍照。大多数人关注自己多于关注他人,所以想到了把海报做成镜子。
《局外人》的海报了有1只粉色的大手,下面加了1€€土。这会让人体会到加缪作品的那种荒诞感,下午的时候,挂这个海报的那个地方,光会从它上面的窗户洒进来,会有1种追寻自由的感觉。
以后会把这些想法用到正式戏剧演出设计上。我们马上要去埃及演出,希望做1个设计,让观众入场的时候就感觉到戏剧已开始了,空间上就能够做很多装置,就是会做延展性的东西,全部这个戏的气氛让大家能感遭到。
Q:在这个行业里你最想成为谁?
聂竞竹:这个行业里我就想成为我自己。固然,我们这个行业有我们这个行业的祖师爷:穆夏,他是捷克的戏剧海报设计师。他设计的东西有很柔柔的,也有很有气力的。还有比亚兹莱,也是设计师。我觉得1个设计师1定要特别拧巴。我自己也是这样的,很拧巴。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诗人上网,17 年前“7天7夜”论战背后,是怎样1个江湖? | 网络文学 20 年④
10 个词,帮你了解美国 50 年前那个“除爱就没别的了”的夏天(1)
-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,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