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效果图做的产品目录,年发行量竟然比圣经还多1倍?屋顶秧田工装
它,
1年只出1期,
年发行量却远超《圣经》,
突破2亿,
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。
它,就是宜家的€€€€《家居指南》,
在类似于北上广的地方,
几近每家的信箱都塞满这本册子。
对宜家而言,
它不只是用来传递新品信息的,
更多的是1种理念传输,
表达它心中理想家居的模样。
为了制作它,
宜家每期大约都会花13个月进行准备,
最初的创意、制作阶段会由1个
叫IKEA Communication 部门进行负责。
但介于全球各地的不同情况,
后期制作及创意团队会渐渐增加。
居家生活研究部门,之前1直是1个保有神秘色采的团队。但后来,他们发现愈来愈多的人会前来,向他们询问研究方法和结论,好对新的趋势做出准备。所以从 2011 年开始,他们干脆把表露工作内容当作对外沟通的1大卖点。
事实上,
“愈来愈像1本杂志”
是10年来《家具指南》的核心变化。
相比初期单纯地展现商品和强调价格,
宜家愈来愈喜欢传递1些观点,
或打破1些僵化的思考。
宜家之所以是宜家,
在于作为1家家居用品的制造商的同时,
他可以提供品类繁多的产品,
和它所做的大量的家庭调研,
而且,它的手段and头脑都够新!!!
在2014年的时候,
广告部的IT经理Martin Enthed就表示:
大概有75%的产品图片都是通过CG制作的。
也就是说,
那些美图都是平空创造的!
酷炫到没朋友,但它是假的!
靓丽的茶几,假的!
温馨的沙发,假的!
就连摆在桌上的餐盒,也是假的!
垃圾桶都乱得那末高级€€€€假的,假的!
还有各种自然反光、阴影,但都是假的!
酷炫狂拽的大场景更是假的。
……还有甚么是真的?
IT经理Enthed默默地说,
还有25%的真图啊……
氮素,
那些比起假的来,
真的都比较没感觉啊!
港真,假的比较美……
真的厨房,但美感打了5折,是否是……
根据网上分享的心得,
浅色背景的单品照片大多是假的,
做设计的都知道有模型库这类东西吧……
Enthed说,
宜家从09年开始改变图片策略,
由于公司高管曾对1批图片非常不满。
后来团队发现高管提意见的图片,
都是实景……
宜家目录的第1件假家具,Bertil松木椅。
2012年《华尔街日报》就讲过,
宜家在网络上或杂志里用的效果图,
12%都是通过CG做的。
2013年比例上升到25%,
2014年居然爬升到了75%!
简直丧心病狂有木有?!!!
所以,基本上你看到4张效果图中,
大概会有3张是用电脑特技做出来的。
墙壁、家具、灯光在设计师的电脑里,
用各类专业软件建出来的……
要穿工作服的通知怎么发
但是,也不意味着没有寻求啊,
每张效果图都要到达4000*4000像素。
甚么概念呢?1般的屏幕如果100%显示,需要1个1.4m长的屏幕……合肥美的工作服
所以沙发上的皱褶,
木质茶几上的纹路,
家具的磨损效果都会跟工匠讨论。
减少实景拍摄,转而用绘图技术,
还是否是要满足你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,
能迅速根据不同市场调剂风格?
之前拍1组照片需要花1两周搭建,
拍好照片又要准备另外一组,
真是1项费钱又紧张的工作。
现在,老板不再怕我们乱花钱啦。
嗯,设计师会苦命点,
摸摸不哭哈~
第1期宜家《家居指南》诞生于1951年,
到2017年已出版了66期。
从简单的黑白风,
转成彩色的实景拍摄,
再到CG照片和电子版的流行,
杂志也随着时期而产生变化。
宜家《家居指南》2017中文版
《家居指南》从前只是1本书,
但从 2011 年开始,
他们开发了1个 APP 和电子版。
但是App在的体验其实不好,
所以在最新版中他们要挽回大家的心。
比如,360°全方位移动体验3D实景房间
或是利用AR 技术随便布置你的家。
将《家居指南》放好位置,
打开App的AR家具模式,
选择你喜欢的家具,旋转到适合的角度后,
你就可以从屏幕中看到有趣的1幕:
虚拟家具真地出现在了你眼前!
为了推送最新的家居指南,
宜家还拍了1部“假”的片花广告。
造假嘛,干脆就扮真点咯~
大街上捡来1群路人当“演员”,
“演员”们梦想着自己可以1举成名,
成为2亿人眼中的明星€€€€
会拍电影、上真人秀。
拍摄很愉快,完善
我要红了!
成片后发现,
孩子们,你想多了
家具才是重点,好吗?
但不管怎样,
把假的东西做让人赏心悦目,
真假也无所谓了吧?